家屬應該如何陪伴和幫助癌癥患者?
病友朋友們:
你們好!
首先,讓我們衷心祝愿大家在抗腫瘤康復的征途上,生命如歌,延年添壽!
患癌后?;颊咝睦頃l生相應變化,了解階段變化,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面對生活,重塑自我,早日康復治愈。面對威脅生命的疾病,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反應,今天,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個問題:家屬應該如何陪伴和幫助癌癥患者?
1、白熊效應
心理學上有個非常有名的一個實驗叫“白熊效應”又稱反彈效應,源于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·魏格納的一個實驗。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,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,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只白熊的形象,當我們刻意轉移注意力時,思維也開始出現無意識的“自主監視”行為——監視自己是否還在想不應該想的事情,使我們無法從根本上放棄對事情的關注,越是努力的不去想某件事越是被這件事所糾纏,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,接納情緒而后宣泄情緒。
我們家屬大多未經過心理方面的培訓,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安慰患者,因為不知道因而不知所措,面對患者的負性情緒更多的反應是 :“你不要想太多,聽醫生的,好好治療……”,這樣的回應往往導致二種不利的結果,一是患者覺得家人不理解自己,更覺孤獨,二是越不讓想反而想得越多(白熊效應)。
二、如何進行陪伴
作為家屬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有耐心陪伴和傾聽,家屬在這個過程中,可以從非語言和語言兩方面表達。
非語言:肢體接觸患者,握著患者的手或摟著他的肩膀,如果患者在哭泣,就靜靜的陪在她身邊,待患者情緒穩定平靜后再作撫慰。
語言上可以告訴病人:“你想哭就哭吧,我理解你現在的心情,其實我也有些擔心,心理和你一樣有很多的不確定,但我會和你一起去共同面對的,前面會遇到什么困難我也不清楚,但是我們是在向好的方向努力 ……”、“你想到什么就說出來,我們一起想辦法……”、“想出去走走嗎?我陪你一起去看看老朋友……”。
家屬有時怕把擔心表達給患者,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,在患者盡量不和病人談得太多。其實這種做法常常適得其反,患者會覺得家屬不重視他,家屬不說,不等于患者不想,有些話說明白了,反而大家都會輕松。
三、生活上應該如何幫助?
在生活上,家屬可以幫助指導患者,但不能包辦代替,讓患者什么都不能干,你的支持是讓他更加的強大起來,而不是變成一個嬰兒。
怎么支持更強大呢?比如說,他能下地走的時候,你千萬不要說你不要下來,你需要干什么你告訴我哈,我給你弄,呆不能出去啊,你出去會感冒的,我陪你去,我們可以有防護,只要你行,我就陪著你,我一直在你身邊,體現愛是適當的,轉移他的思維,有一個心愿說爬黃山,兒子說好,我陪著你,我們行動爬山,第一件事就完成了。這樣的陪伴和理解是適當的。
你們好!
首先,讓我們衷心祝愿大家在抗腫瘤康復的征途上,生命如歌,延年添壽!
患癌后?;颊咝睦頃l生相應變化,了解階段變化,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面對生活,重塑自我,早日康復治愈。面對威脅生命的疾病,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反應,今天,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個問題:家屬應該如何陪伴和幫助癌癥患者?
1、白熊效應
心理學上有個非常有名的一個實驗叫“白熊效應”又稱反彈效應,源于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·魏格納的一個實驗。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,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,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只白熊的形象,當我們刻意轉移注意力時,思維也開始出現無意識的“自主監視”行為——監視自己是否還在想不應該想的事情,使我們無法從根本上放棄對事情的關注,越是努力的不去想某件事越是被這件事所糾纏,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,接納情緒而后宣泄情緒。
我們家屬大多未經過心理方面的培訓,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安慰患者,因為不知道因而不知所措,面對患者的負性情緒更多的反應是 :“你不要想太多,聽醫生的,好好治療……”,這樣的回應往往導致二種不利的結果,一是患者覺得家人不理解自己,更覺孤獨,二是越不讓想反而想得越多(白熊效應)。
二、如何進行陪伴
作為家屬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有耐心陪伴和傾聽,家屬在這個過程中,可以從非語言和語言兩方面表達。
非語言:肢體接觸患者,握著患者的手或摟著他的肩膀,如果患者在哭泣,就靜靜的陪在她身邊,待患者情緒穩定平靜后再作撫慰。
語言上可以告訴病人:“你想哭就哭吧,我理解你現在的心情,其實我也有些擔心,心理和你一樣有很多的不確定,但我會和你一起去共同面對的,前面會遇到什么困難我也不清楚,但是我們是在向好的方向努力 ……”、“你想到什么就說出來,我們一起想辦法……”、“想出去走走嗎?我陪你一起去看看老朋友……”。
家屬有時怕把擔心表達給患者,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,在患者盡量不和病人談得太多。其實這種做法常常適得其反,患者會覺得家屬不重視他,家屬不說,不等于患者不想,有些話說明白了,反而大家都會輕松。
三、生活上應該如何幫助?
在生活上,家屬可以幫助指導患者,但不能包辦代替,讓患者什么都不能干,你的支持是讓他更加的強大起來,而不是變成一個嬰兒。
怎么支持更強大呢?比如說,他能下地走的時候,你千萬不要說你不要下來,你需要干什么你告訴我哈,我給你弄,呆不能出去啊,你出去會感冒的,我陪你去,我們可以有防護,只要你行,我就陪著你,我一直在你身邊,體現愛是適當的,轉移他的思維,有一個心愿說爬黃山,兒子說好,我陪著你,我們行動爬山,第一件事就完成了。這樣的陪伴和理解是適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