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防暑要點
7月以來我國高溫勢頭猛烈,酷熱的天氣持續多日,多地已進入“燒烤模式”今日開始,大范圍高溫天氣又將來勢洶洶,熱浪兇猛!又一輪大范圍高溫要來了!與7月上旬的高溫過程相比,此次高溫過程核心區域將相對偏南,在此與大家一起學習如何避免中暑,降低高溫帶來的傷害。
什么是中暑:中暑,是指在高溫高濕、通風不良環境中,患者因體溫調節障礙、汗腺功能衰竭、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,而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熱損傷性疾病。以口渴、乏力、出汗、頭暈、惡心等為主要癥狀,可導致機體神經和循環系統出現障礙,重者可致死亡。悶熱潮濕的夏季,是中暑高發時節。一旦發現中暑,須立即采取降溫等緊急措施,并送至醫院對癥處理,防止發生嚴重后果。經綜合治療后,中暑大多可痊愈。
哪些人容易中暑:
體質虛弱人群:如老年人、兒童、慢性病患者等。
高溫天氣下進行體力勞動或者劇烈運動的人群。
密閉高溫環境的人群。
中暑的癥狀:
長時間身處高溫高濕、通風不良環境后,患者可能出現口渴、乏力、出汗、頭暈、惡心等癥狀,隨著暴露時間的延長,病情將進一步加重,出現更嚴重的臨床表現。
1. 先兆中暑:中暑癥狀較輕,主要表現為口渴、乏力、出汗、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胸悶、心悸、耳鳴、目眩、注意力難以集中等,體溫正?;蛘呗晕⑸撸ㄍǔ2淮笥?8℃)。
2.輕癥中暑:先兆中暑持續加重,伴有面色潮紅、蒼白、煩躁不安、表情淡漠、惡心嘔吐、大汗淋漓、皮膚濕冷、脈搏加快等癥狀,體溫可有輕度升高,可能高于38℃。
3.重癥中暑:輕癥中暑進一步加重,可分為熱痙攣、熱衰竭和熱射病。這三種類型可依次發生,也可能交叉重疊存在。
(1)熱痙攣:出現腹部、背部、四肢肌肉痙攣及疼痛,疼痛呈身體左右兩側對稱性疼痛,且通常為陣發性疼痛,即疼痛表現為一陣一陣地發作?;颊咭庾R清楚,體溫大多正常。
(2)熱衰竭:主要癥狀為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皮膚濕冷、大汗淋漓、面色蒼白、呼吸加快、暈厥、肌肉痙攣等,還可出現心率加快、直立性低血壓(表現為快速起立后出現頭暈不適等癥狀)或暈厥。體溫正?;蛏撸ㄒ话悴淮笥?0℃),無神志障礙。多見于老年人、兒童和慢性病患者。
(3)熱射?。菏侵惺钭顕乐氐念愋?,患者可出現高熱(大于40.5℃)、無汗、意識障礙(昏迷、驚厥等),伴有皮膚干熱、抽搐、呼吸急促等癥狀,可出現多器官(如腦、肝、腎、心臟)功能受損。
腸痙攣性劇痛:重癥中暑熱痙攣患者,除了常見的肌肉痙攣外,還可能出現劇烈的腸痙攣性痛。
如何自救互救:
一旦出現中暑,可以有惡心、嘔吐、頭暈、頭痛、發燒等癥狀。一旦出現這樣的癥狀,考慮存在中暑的情況,應當盡快脫離炎熱的環境,將患者轉移到通風陰涼的環境中,另外要注意多喝水,也可以適當的喝一些綠豆湯或者果汁,具有消暑降溫的功效。頭痛的患者可以口服布洛芬等藥物進行治療。如患者出現高溫、意識障礙,應當及時的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。夏季天氣炎熱,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,盡量避免長時間的戶外活動,以免出現中暑的情況。
普通人怎么預防中暑?
保持涼爽,加強防曬:中暑多發生于夏季,因此炎熱夏季尤其要保證身體的涼爽,防范中暑。穿著上最好選擇寬松輕便、透氣性好的衣物;居住環境應保證涼爽、通風;外出建議提前涂抹防曬霜或采取物理防曬(如打傘、戴寬邊遮陽帽等)。
減少戶外活動,注意休息:炎熱天氣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尤其11點~15點時間段內,應避免在陽光下暴露太久。如若必須進行戶外活動,建議要時不時到陰涼地方休息。
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:多喝水,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或劇烈運動的人群,在大量出汗后更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,還可飲用富含鉀、鎂和鈣鹽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。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患者飲用運動飲料前應先咨詢醫生。
合理飲食:高溫天氣,人易感疲乏、食欲不振,機體消耗大,飲食建議以清淡、易消化、高蛋白、高維生素食物為主,如豆類、水果、蔬菜、蛋奶類等,不宜多吃油膩、辛辣食物。常飲用綠豆湯、薏米水等,有一定的防暑降溫作用。此外,還要注意飲食衛生,不要一次性大量飲酒。
關注中暑高危人群:中暑高危人群,如老年人、兒童、慢性病患者(如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疾病患者)、高溫工作或運動者、正在服用抗膽堿能藥的人群,更要注意中暑的預防。周圍人應對這些人群給予關注,在炎熱天氣時多留意他們的健康狀況。
什么是中暑:中暑,是指在高溫高濕、通風不良環境中,患者因體溫調節障礙、汗腺功能衰竭、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,而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熱損傷性疾病。以口渴、乏力、出汗、頭暈、惡心等為主要癥狀,可導致機體神經和循環系統出現障礙,重者可致死亡。悶熱潮濕的夏季,是中暑高發時節。一旦發現中暑,須立即采取降溫等緊急措施,并送至醫院對癥處理,防止發生嚴重后果。經綜合治療后,中暑大多可痊愈。
哪些人容易中暑:
體質虛弱人群:如老年人、兒童、慢性病患者等。
高溫天氣下進行體力勞動或者劇烈運動的人群。
密閉高溫環境的人群。
中暑的癥狀:
長時間身處高溫高濕、通風不良環境后,患者可能出現口渴、乏力、出汗、頭暈、惡心等癥狀,隨著暴露時間的延長,病情將進一步加重,出現更嚴重的臨床表現。
1. 先兆中暑:中暑癥狀較輕,主要表現為口渴、乏力、出汗、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胸悶、心悸、耳鳴、目眩、注意力難以集中等,體溫正?;蛘呗晕⑸撸ㄍǔ2淮笥?8℃)。
2.輕癥中暑:先兆中暑持續加重,伴有面色潮紅、蒼白、煩躁不安、表情淡漠、惡心嘔吐、大汗淋漓、皮膚濕冷、脈搏加快等癥狀,體溫可有輕度升高,可能高于38℃。
3.重癥中暑:輕癥中暑進一步加重,可分為熱痙攣、熱衰竭和熱射病。這三種類型可依次發生,也可能交叉重疊存在。
(1)熱痙攣:出現腹部、背部、四肢肌肉痙攣及疼痛,疼痛呈身體左右兩側對稱性疼痛,且通常為陣發性疼痛,即疼痛表現為一陣一陣地發作?;颊咭庾R清楚,體溫大多正常。
(2)熱衰竭:主要癥狀為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皮膚濕冷、大汗淋漓、面色蒼白、呼吸加快、暈厥、肌肉痙攣等,還可出現心率加快、直立性低血壓(表現為快速起立后出現頭暈不適等癥狀)或暈厥。體溫正?;蛏撸ㄒ话悴淮笥?0℃),無神志障礙。多見于老年人、兒童和慢性病患者。
(3)熱射?。菏侵惺钭顕乐氐念愋?,患者可出現高熱(大于40.5℃)、無汗、意識障礙(昏迷、驚厥等),伴有皮膚干熱、抽搐、呼吸急促等癥狀,可出現多器官(如腦、肝、腎、心臟)功能受損。
腸痙攣性劇痛:重癥中暑熱痙攣患者,除了常見的肌肉痙攣外,還可能出現劇烈的腸痙攣性痛。
如何自救互救:
一旦出現中暑,可以有惡心、嘔吐、頭暈、頭痛、發燒等癥狀。一旦出現這樣的癥狀,考慮存在中暑的情況,應當盡快脫離炎熱的環境,將患者轉移到通風陰涼的環境中,另外要注意多喝水,也可以適當的喝一些綠豆湯或者果汁,具有消暑降溫的功效。頭痛的患者可以口服布洛芬等藥物進行治療。如患者出現高溫、意識障礙,應當及時的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。夏季天氣炎熱,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,盡量避免長時間的戶外活動,以免出現中暑的情況。
普通人怎么預防中暑?
保持涼爽,加強防曬:中暑多發生于夏季,因此炎熱夏季尤其要保證身體的涼爽,防范中暑。穿著上最好選擇寬松輕便、透氣性好的衣物;居住環境應保證涼爽、通風;外出建議提前涂抹防曬霜或采取物理防曬(如打傘、戴寬邊遮陽帽等)。
減少戶外活動,注意休息:炎熱天氣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尤其11點~15點時間段內,應避免在陽光下暴露太久。如若必須進行戶外活動,建議要時不時到陰涼地方休息。
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:多喝水,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或劇烈運動的人群,在大量出汗后更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,還可飲用富含鉀、鎂和鈣鹽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。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患者飲用運動飲料前應先咨詢醫生。
合理飲食:高溫天氣,人易感疲乏、食欲不振,機體消耗大,飲食建議以清淡、易消化、高蛋白、高維生素食物為主,如豆類、水果、蔬菜、蛋奶類等,不宜多吃油膩、辛辣食物。常飲用綠豆湯、薏米水等,有一定的防暑降溫作用。此外,還要注意飲食衛生,不要一次性大量飲酒。
關注中暑高危人群:中暑高危人群,如老年人、兒童、慢性病患者(如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疾病患者)、高溫工作或運動者、正在服用抗膽堿能藥的人群,更要注意中暑的預防。周圍人應對這些人群給予關注,在炎熱天氣時多留意他們的健康狀況。
內科一區 彭抒玲